本篇文章882字,读完约2分钟

受金融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制约,过去相对弱势的小微“三农”群体一直深受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困扰。随着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这种情况正在改善。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传统金融受制于成本约束,利率定价有一个下限。为小型和微型企业、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服务可能会造成贷款损失,这不符合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数字技术的使用使金融能够实现可控制的风险和可承受的成本。”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新金融给小微、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带来了变化。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目前,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已经渗透到信用报告、点对点借贷、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金融业迅速降低服务成本,服务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和信用信息匮乏人群,以全新模式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市场脱媒。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研究,依靠数字技术可以帮助那些落后和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获得金融服务。在一些指标上,中西部地区甚至比东部地区表现更好,显示出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以蚂蚁金融服务为例。目前,它已经推出了包括支付、保险和信贷在内的产品。截至2016年底,蚂蚁金服已向3514万“三农”用户提供信贷服务,累计贷款4062亿元。其中,为157.8万农村小微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种畜人服务。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董希淼认为,要让新金融更好地在小微、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拳脚相加”,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努力。

一方面,新金融本身需要监管;另一方面,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报告和支付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提高整个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包容性。通过真实有效的信用评估、快捷安全的支付服务和便捷的要素市场,方便金融机构向小微客户和农户提供多渠道、低成本的基础金融服务。

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应该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有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定位。基于这一背景,传统金融机构和新金融机构应该更具创新性和互补性,共同构建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应该增加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标题:新生力量:新金融填补服务小微“三农”空白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