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主持人陈炜: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是居民就业的载体,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提到“保护市场主体”,一系列“组合拳”政策实际上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金融活水继续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我们的记者刘猛
7月8日,国务院决定采取措施,不断优化经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眼当前,着眼保护亿万市场主体,落实已部署的金融、社会保障、金融等大规模救助政策,着眼长远,通过改革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国际商业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中国,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是中小企业。据《证券日报》记者报道,今年召开的24次全国例会中,有18次会议重点关注“关爱”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群体。
其中,在1月3日召开的2020年第一次全国普通会议上,第一个议题是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定增长的措施,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推进改革创新的创新方式,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月5日,春节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要利用好专项再融资政策,支持银行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重点企业生产、运输、销售重点医疗防控材料和日用品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月和3月,召开了8次全国例会,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氧气。
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重点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会议还通过了《中小企业资金支付保障条例(草案)》。
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相对脆弱,尤其是年初爆发的疫情,给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影响。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将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一是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度过难关的各项政策,包括减税、减费、增加财政支持等一系列措施;第二是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继续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陶进在谈到国务院中小企业工作例会的政策方向和进展时向《证券报》表示,国务院工作例会的部署政策主要是减税减费、金融政策和优化经营环境。其中,在减税、减费方面,中央政府正加大各地监管力度,严格防范变相增加企业税费压力。在金融政策方面,再融资和再贴现金额超过1.8万亿元,从地方法人银行购买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4000亿元。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也在加速。在优化业务环境方面,诸如业务启动等管理程序的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潘和林表示,在减税、减费、解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复工生产状况良好,经营成本明显降低,财务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也在加快。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良好,参与度不断提高。
“要加快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要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制定精确的政策,即政策要更加务实、更加细致、更加具体,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潘和林表示,今后,除了继续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扩大优惠范围外,还要推进智能平台建设和行业数字化,帮助中小企业拥抱互联网,推动数字化转型。
陶晋认为,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在实施时应该制度化、透明化,每一项具体的政策措施都应该最大限度地量化,应该建立系统的政策评估框架,应该定期对政策进行追溯性调整。
标题:18次国常会强调“输氧” 多角度“立体服务”中小微企业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