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0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笔记
我们的记者张立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标准条件(暂行)》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标准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管理,规范建筑垃圾散装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秩序,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培育行业重点企业,促进产业链相关环节整合。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建筑施工、改建、扩建、拆除和装修产生的废弃物大幅增加。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从1990年到2000年,建筑垃圾每年增加15.4%,从2000年到2013年,每年增加16.2%。此外,中国建筑垃圾回收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席韩先甫在2015年底的会议上表示,近年来,中国每年的建筑垃圾排放总量约为35.5亿吨,约占城市垃圾的40%,而且产量惊人。例如,北京每年产生4000万吨建筑垃圾。
中国如何处理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主要的方法仍然是填埋和露天堆放。这两种处理方法不仅影响市容,而且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建筑胶、油漆、油漆等难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置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为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突破口。
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建筑垃圾迫切需要充分的资源化处理,但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条件等原因,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只能说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离成熟还很远。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高达95%。
结合各种因素,记者认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政策支持不足,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地方政府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也缺乏热情;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化模式,大型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少,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化模式;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不如发达国家。
因此,这两个部委在适当的时候发布了文件。只有尽快回收我国的建筑垃圾,才能减少因垃圾处理不当或先进再生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或二次污染,同时减少对一次矿产资源开发的需求,缓解资源短缺的瓶颈。
当然,仅仅依靠这两项政策来支持整个建筑垃圾回收行业的发展肯定是薄弱的。因此,我国还需要完善各种政策,如建筑垃圾回收的产业组织和管理体制、鼓励建筑垃圾回收的财税支持政策、建筑垃圾回收的建设用地管理体制等。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政府的引导,还要有市场机制的保障,建筑垃圾回收行业也应如此。如果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将有助于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垃圾回收行业合作创新机制,最终形成“谁污染,谁付费”的建筑垃圾处置定价机制也将大有裨益。
此外,为了提高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率,有必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事实上,许多建筑垃圾经过分类、清除或粉碎后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再利用。例如,废钢条、废铁丝、废钢丝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被分类、浓缩并重新返回熔炉;砖、石、混凝土等废料可代替砂用作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和混凝土垫层,也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如砌块、铺路砖和格子砖。
事实上,中国各地也在尝试开展这方面的试点项目。例如,北京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以及市行政委员会一道,正在制定建筑废物资源化处置和利用的政策。目前,确定的方向是“就地资源化处理+定点工厂加工”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我相信,随着今后政策的完善,试点项目将为全国可再生资源回收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自然也能更好地促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总体而言,我国建筑垃圾回收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一领域,但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离全面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愿景不远了。
标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尚需国家扶持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1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