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1字,读完约7分钟
韩先楚( 1913~1986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出身。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班长、排长、连长、排长、红15军团团长、第78师副师长、师长。 参加长征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15师副团长、团长、副旅长、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区分区司令、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副司令、第三纵队司令、第四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兼40军军长和湖南军区副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去年10月,一代名将吕正操去世,这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将。 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战火中,诞生了许多名震青史的将军,他们个个都是传说,他们个性鲜明,英勇善战。 例如,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前、聂荣臻、叶剑英。 另外,例如十位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赞、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但是,我们的开国元勋中有很多人的传说隐藏在他们的光线下,韩先楚或者其中之一。
有人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汉先楚。” 问徐世友,在众多将军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许世友道:韩先楚。 要说为什么,他回答说很有勇气。 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参加抗美援朝,打倒一路,韩先楚不仅是一场胜利战,每一场都是经典的、决策性的漂亮战役。
现在,发表了《雪白的血红蛋白》《枪杆: 1949》的张正隆,用30万字的《战将汉先楚》展现了这个开国传说的一生。
也不听在外面的彭德怀的话
就出身而言,韩先楚放了牛娃娃,只读了一年的小学,但他似乎天生就成为将军的材料。
1931年,当时的班长韩先楚竟然持枪击中了荒神的大队长。 拿破仑说,如果把未经训练的部队投入战争,“只会引起麻烦”。 当时的官兵从服装到措辞都和在田里耕作的农民没有什么不同。 完全没有纪律和经验。 面对战斗,恐慌是不可避免的,但此时的汉先楚表现出非凡的军人气质,勇敢、沉着、果断。 他率领大家击退敌人,取得了胜利。 然后,他也获得了军事生涯的第一个绰号——勇敢分子。
1933年4月,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进行整编,他历任连长、大队长,从军队长征到陕北一直是大队长。 相对于陈锡联、陈再道、许世友等鄂豫皖出身的开国将,韩先楚的进步太慢了,上述诸人,长征结束时都是军、师职干部。
1936年,在西征战役过程中,陕西西北角的定边城下,师长韩先楚和政委崔田民率领团以上干部察看地形。 20多匹马绕城一圈,西门、南门、东门(没有北门)看得够多后,韩先楚认定可以破城,立即全师进行攻城动员。 然后,西方野战军军部的电报也来了,和司令兼政委彭德怀签名,副本认为“袭击定边,恐怖奏效,仍按原计划前进”,但韩先楚认为应该战斗。 理由之一是可以打,守军不多害怕。 二是有利于全球,不仅扩大了我们陕甘根据地,而且对西征部队的后方交通联络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被否决谗言后,韩先楚咬牙切齿,决定违抗命令用兵。 他以前召开团长、政委会议时,特派员已经发出过两次警告:彭总的电报是命令,必须慎重考虑。 那时,这位特派员又来了,让他们思考如果攻城不是克,什么会有“结果”。 韩先楚听火说:“都有我,你不用管! ”。
三军加把劲,当晚一举攻下边城。 彭德怀再次在电话中表示:“你们敢于负责的机动性,克服了定边,庆祝胜利! ”。 上段中,《亮剑》也有相似的情节。
即使再打仗,警察也必须冲在最前面
常言道“李云龙”,部下最佩服的,也应该是带队冲锋在前,白刃肉弹,这在现代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现实中,汉先楚不管是师长还是军长,都像往常一样和士兵一起冲锋。 还是1936年打了定边战,78师3团总支书记石厚刚随部队冲到城头,看到师长韩先楚,不由得吃惊:城门还没开,从哪里进来的? 即使在辽沈战役中攻击锦州,刚突破,他就进去了。 解放海南岛,他是登岛作战的最高指挥。 1950年3月,韩先楚反复研究潮汐、风向后,越级向党中央、中央军委立下“军令状”。 “如果兄弟部队43军没有准备好,我愿意率领40军单独渡海作战。 ”。 4月16日,韩先楚率300艘以上的风帆船作为第一波突击队登陆海南岛,由大部队跟进。 薛岳的4军陆海空10万人苦心经营的“伯陵防线”崩溃。
韩先楚说,战场瞬息万变,他亲临前线,第一时间做出决定,随时要捕捉战斗机。 而且他需要士兵们看到他,知道他在他们身边。 特别是最危险的时候。 《战将汉先楚》的作者张正隆认为,汉先楚胜战继胜战之后,除了智谋、勇气之外,他永远在严谨、认真、兢兢业业地工作。 他没有犯过常胜将军平常犯的那样的错误。 原因之一是他爱麾下的哪个官兵,他仔细地计算着胜利的代价。 就好像守财奴不肯轻易花一分钱一样。 “头掉了就装不上了”,这是韩先楚去世前还经常说的话。
艾森豪威尔的这句话,韩先楚也说过:“因士兵流血和战友牺牲而受到赞扬的人,必须永远谦虚。”
常胜将军被打败有疑问吗?
张正隆花了两年时间创作《战将韩先楚》,收集资料和采访。 采访的对象有部队官员、军事史专家等一百多人。 虽然韩先楚指挥的胜仗很多,但张正隆也想找到韩先楚战败的例子。 张正隆起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试着选择一两个典型的解析,这在这本书里是不可缺少的,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包括军事史专家在内的很多人都说,汉先楚没有战败过。 对于身经百战的将军,这可能吗? 张正隆很困惑。
为此,张正隆特意查阅了韩先楚指挥的各项战役资料,其中在第四届临江保卫战前进攻通化,韩先楚率4纵10师主攻,3纵配合。 激战3昼夜,部队伤亡惨重,只攻占了几个周边据点。 之前是攻击前方的韩先楚,这次放弃了。 战后他还探讨了这场战斗急躁、轻率、鲁莽、教训不少。
对于这次攻击通化,无论后面的复制品如何描述战斗,都无法掩盖基本的事实。 他们没有达到战斗目的,敌人的防守成功了。 这是汉先楚的败局吗? 张正隆发现,作为“指挥”重要环节、重要标志的战斗决心、方案不是来自韩先楚,而是来自辽东军区。 辽东军区命令韩先楚的,他不过是具体的前线指挥,但最后决心报告军区撤出战斗。 这个“败局”能算在汉先楚头上吗?
张正隆最终没有发现韩先楚明显战败的例子。 汉先楚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从东北战斗到海南岛,越过鸭绿江与当时最大的强国交战,历史时期的各种战役他都打得很漂亮。 “问题不在于他战败了也不在于有多少像他这样的将军,而在于像他这样的养牛少年是如何成为这样的将军的。 ”。 张正隆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蒋庆采写
标题:“战将韩先楚 他的传奇是一生未打败仗”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yl/1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