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8字,读完约3分钟

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近年来,关于犯罪分子利用各种信息媒体通过中奖或冒充政府部门骗取钱财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何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打击电信网络欺诈,已经引起了NPC代表和CPPCC金融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利益攸关者纷纷呼吁。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不仅严重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也降低了客户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的满意度,还阻碍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严重影响了金融稳定和金融生态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在2016年的提案中表示。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持相同观点的代表比比皆是。这使得2016年金融界代表的建议和提议非常集中,即呼吁尽快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保障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电信诈骗的高发率使人们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钱袋”。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信息欺诈受害者的资金“快速检查并快速冻结”或“恢复原状”呢?代表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徐锡龙建议,有必要出台法律规定,在立案前冻结涉及电信诈骗的账户,并授权公安机关对涉及电信诈骗的账户实施快速冻结,以防止犯罪分子快速转移资金。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代表们的建议既包含社会关切,也包含相关建议,受到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许多建议的措施已被采纳。2016年全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等部委持续部署打击电信网络新违法犯罪,个人信息保护不断升级,构建了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201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犯罪的通知》,加强实名账户管理。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实施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对个人非对等账户自动柜员机转账进行了调整,使资金在24小时后到达。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为了从源头上切断犯罪分子获取犯罪工具的渠道,2016年3月,银监会全面部署银行业打击电信网络新的违法犯罪,包括严格实名制管理、严格限制发卡数量、加强宣传教育。2016年9月,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电信网络新犯罪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各地还对买卖银行卡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例如,截至2016年10月底,广东省已有54家银行上线运行新的电信网络风险事件管理平台和网络资金管控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共查询了1245起案件,涉及17300人。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整治银行卡非法交易活动,组织开展了银行卡受理环境专项检查、账户信息安全保护专项检查、支付业务系统信息泄露风险专项调查,有效防范了银行卡信息泄露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随着相关部委举措的不断升级,我们期望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屏障建设得越来越强,以便犯罪分子可以利用。

(记者李文龙)

标题: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钱袋子”更安全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