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年伊始,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高举反全球化旗帜的背景下,英国“硬英国退出欧盟”的风险日益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今年全球经济运行的风险和中国的未来走向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7年2月3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局和智库建设协调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7年经济形势研讨会——新经济(Aiji、净值、信息)新动力”在北京香山酒店召开,众多资深专家齐聚一堂,讨论相关经济议题。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阳全面介绍了全球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李阳从八个方面总结了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即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劳动生产率下降、人口结构恶化、千年不遇的利率困境、高负债和高杠杆、收入分配恶化、去全球化和宏观经济政策困境。李阳认为,中国正处于“创造性破坏”阶段,经济调整最重要的任务是淘汰太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形成的低效企业甚至“僵尸企业”。这种“创造性破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具体路径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科技进步,建立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世界正进入一个“改革竞争时期”,这意味着那些对改革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内容的多样性有着最深刻认识、战略最完备、决心最大、效果最明显的国家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抓住机遇。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玉嬿认为,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国际贸易更加低迷,债务水平继续上升,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疲软,收入与财富差距扩大,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向阳强调,“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国际社会的“协奏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国际学雷锋”运动,更不是“国际花钱”。我们应该寻找中国和邻国利益的交汇点。“一带一路”的内涵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合作机制。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在了解中国经济走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认为,中国制造业仍具有竞争优势(爱积、净值、信息)。只要我们有创新和差异化的优势,我们就不会失去制造业,而且我们可以吸引制造业的转移。为了实现先进制造业,中国必须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到低碳工业化的转变。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总结称,2015年至2017年宏观稳定目标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三年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通胀水平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严重通缩;汇率有限贬值,宏观指标达到世界最佳水平。微观效率指标的提高是有限的,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回报率都在下降。随着金融累积风险的增加,降低金融交易结构的杠杆率已成为央行防范风险的首要目标。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此外,学者们还讨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辉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满足需求,主要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重点是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实体经济是供给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无疑是供给方结构改革的重中之重。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政府的去杠杆化只能采取第二好的政策。第一是守住名义赤字比例的心理防线,不放手;第二,坚持减税和节流同步运行。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严昆认为,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涉及面广,要协调各方利益,各部门通力合作。

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在讨论金融创新相关问题时认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运行和国民经济运行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可利用的政策之一是增加长期公司债券的发行,并延长债务资金的期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所长何德秀认为,中国金融业结构性风险突出,需要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扩大金融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斌认为,金融技术的跨境性、脱媒性、分散性和自馈性等特征给传统监管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金融技术的挑战,建议建立监管沙箱计划,发展监管技术,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创新。

标题:把脉全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增长之路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