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4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截至今年7月2日,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已达518家,拟融资金额达69.35亿元。去年,试点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之一。

《时代周刊》记者潘占红来自广州

2017年底,侨居他乡多年的泰国华人总商会会长陈振志携“中泰(汕头)华侨中心”项目返回汕头,计划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泰国华人总商会基地和华侨创业创新服务基地,总投资100亿元。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这是中国唯一为华侨设立的实验区。201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目标是打造“一个平台、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打造海外华人聚集发展的创新平台,打造海外华人文化交流基地和对外交流基地,打造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国际采购、贸易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试点地区不仅有国家战略平台的硬件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和人才支持,而且有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陈振志对实验区充满信心。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对于肩负着省级次中心城市重任的汕头来说,试验区是培育新增长势头的重要平台。作为经济特区之一,试点区率先在中国推出了以“华侨”为核心理念的区域性股票市场。截至今年7月2日,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已达518家,拟融资金额达69.35亿元。去年,试点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之一。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试验区的规划是到2030年基本建成一个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试验区,实现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通过活动,我们将增进当地对海外华人和高层次人才的了解,促进项目对接,吸引人才帮助创新推动发展。”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因为“华侨”而繁荣

1860年,汕头开埠设关。成千上万的潮汕人从这里出发,乘红头船去南阳。100多年后,遍布东南亚的潮汕华侨再次踏上征程。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他们的家乡汕头。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华侨经济文化实验区已经成为“华侨”新征程的开路先锋。2017年,已经70多岁的陈振志四次踏上汕头。同年9月,他率领泰国华人商会代表团考察试点地区,提出投资建设华侨中心的设想。一个月后,他又来了。他还带回了中泰(汕头)华侨中心的详细规划。“我想回到我的家乡,投资建设一个集文化交流、民俗旅游和海外华人回国创业创新为一体的产业基地。”陈振志说道。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该项目占地约300亩,将建设泰国华人工商会基地、华侨文化产业基地、华侨创业创新服务基地和华侨生活社区。在陈振志看来,华侨中心是为华侨建造的桥梁。他说,泰国至少有1000万潮州人,他希望借此机会带领下一代回国创业,帮助汕头振兴和发展。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这是他的初衷,也是建立实验区的初衷。

汕头是华侨的故乡。改革开放之初,华侨带着华侨的资本和智慧回到了汕头。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工厂拔地而起,港口繁忙繁荣,华侨之心成为汕头开放建设的强大支撑。40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国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汕头作为丝绸之路的门户城市,开始探索如何推进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海外华人领导人纷纷表达了以不同方式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愿望。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2014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文件,试验区被赋予“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重要任务,旨在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途径,包括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贸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海洋等产业,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产业体系。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探索“海外华人”之路

实验区是一个新的探索,历史上没有参考经验,所以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实验区从熟悉的“华侨”开始。汕头大部分企业都是从小家族企业成长起来的,融资渠道单一,不熟悉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我希望在试验区的帮助下,探索海外华人金融服务的改革。”汕头华侨、泰国郑达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说。他曾经创办了汕头第一家合资企业——汕头地毯厂,他知道创业并不容易。在试验区建立之初,他提出了上述建议。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测试区的回应是“华侨委员会”。2015年9月,试验区在中国创建了第一个以华侨为核心理念的区域性股票市场,为在华华侨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了华侨板,中小企业可以低门槛、低成本地对接资本市场,华侨板也可以吸引华侨资本,实现财富管理和流动性。”汕头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跨境金融与资本市场可以对接整合,跨境金融可以创新,打造“华侨城”品牌。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根据试验区管委会对《泰晤士报》记者的回复,截至今年7月2日,共有518家上市公司(7家股份公司和511家有限责任公司),其中2家公司通过海外华人董事会增资扩股4119万元,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股权分置改革并向新三板转移。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立足金融业,既是国务院明确要求在试点地区发展的九大现代都市产业中的第一个,也是汕头建设粤东金融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华融华侨公司、“政府与银行保险”等华侨特色金融应运而生,加速了“黄金进汕头”的进程。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看到“钱”的场景后,越来越多的海外华商回国支持建设。截至目前,已有十里、泰安堂(002433)、联泰、超声波、尚超中心大厦等11家总部企业在试点区建成或落地,总投资274.51亿元,逐步形成总部经济集聚区。2017年,在48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华侨实验区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99.81亿元,同比增长9.2%,注册企业3648家,注册资本549亿元。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新丝绸之路的建设也在进行中。试点地区将建成全面深化中欧合作的示范区,汕头将成为欧洲技术在中国落户的节点城市和粤东中欧工业合作的中心城市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汕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中欧政策合作五个试验区后,试验区承担了连接欧洲门户的责任。去年,试验区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签署了结对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升级、知识产权保护、城市建设、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打好“华侨”牌

接下来,这个试验区应该被打上“乔”的烙印。

根据计划,试验区的“小目标”是今年初步建立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2022年,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实验区,实现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聪明的人需要有雄心壮志,而人才是实验区的主要元素。美国博士生、美国华人科技与商业国际协会会长李大喜曾提出,试点地区要突出“海外华人”特色,用政策红利吸引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人才,促进发展。香港汕头商会会长叶振南也持相同观点。“要吸引海外华人发展,汕头应该考虑如何与前海、横琴竞争。”他认为,试验区的运作模式与自由贸易区类似,试验区应重点书写“华侨”一词,突出试验区在政策、税收、场地等方面的特色,吸引投资者和华侨人才。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与“华侨”相关的扶持政策很多。2016年,试点区发布的《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了跨境金融、商务会展、文化创意、资源能源交易等九大城市产业,吸引和鼓励优质企业和高端专业人才落户。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在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的带动下,目前的实验区掀起了华侨回国投资创业的热潮,初步形成了华侨聚集区。“下一步,试验区将以‘新华侨回国创业创新’为主题,以‘一个核心、六个园区、九个平台’为发展布局(即打造一个双核、六个双示范园区、九个双服务平台),打造全球华人创业创新新地标、海上丝绸之路创业创新示范门户、广东海外华人青年创业创新先导区。”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刊》记者介绍。

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考虑到来试点地区创业和创新的海外华人,试点地区还将探索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建议争取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侨务办公室出台创新政策,允许在试点地区投资、工作和生活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聘请外籍家政服务人员。”据负责人介绍,汕头计划探索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的引进和管理渠道,并在吸引海外华人、聚集海外华人和加入海外华人方面先行一步。

标题:因“侨”而立 华侨试验区探索对外开放新路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