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何瑞芳
伏正在喂黄蜂。
5月9日,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建始县官甸镇甘西平村的土地上。在村子里的一个大棚子里,一个农民正忙着认真工作。温室里传来一阵嗡嗡声。原来这是一个繁殖黄蜂的温室。
当地农民傅在工棚里工作,他手里拿着注射器,小心翼翼地给每个蜂箱里的黄蜂喂食。半年多来,这就是傅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喂食后,他没有立即离开。相反,他在每个蜂箱前停下来一分钟,看看有没有异常。
55岁的付住在离温室不远的地方。他家里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残疾人,包括傅本人。
尽管家庭困难,傅并没有放弃脱贫的希望。蜂房里的黄蜂是他们家希望的种子。
家里有4个人,3个人是残疾人
走进傅的院子,水泥地面一尘不染。在温室里忙碌了三个多小时后,傅回到家,洗了把脸,和妻子秦寒暄了几句,就开始帮她做家务。
傅和他的妻子秦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去,种几亩玉米土豆,喂两头猪,和傅在外面打零工都是家里的收入来源。
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傅和他的老母亲相继残疾,这使这个家庭突然面临一个沉重的负担。
母亲年纪大了,摔倒了,导致腿脚残疾。妻子有听力3级残疾,还有其他并发症。几年前我在喂猪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导致身体残疾。
这个憨厚的乡下人没有被打败。虽然我不能做重活,但我没有失去我的劳动!傅对说:
不喜欢戴贫困户的帽子是不光彩的。傅说,为了找到出路,他开始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人不可能一辈子都贫穷。我必须想办法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学会繁殖黄蜂
人是贫穷的,永远不会贫穷!傅开始向打听脱贫致富的途径。不久,他听说宣恩县李家河镇有一户贫困户靠养黄蜂脱贫,并带领许多贫困户靠养黄蜂脱贫。傅突然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是的,我们村生态环境好,不需要繁重的劳动来繁殖黄蜂。我现在正合适。傅沉思良久,决定去李家河镇看看。
去年下半年,他独自来到李家河镇的兰达河村,找到了扶贫的带头人胡敏。
在这里,看到了大规模的黄蜂养殖业和黄蜂养殖业带来的好处后,的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也想做黄蜂繁殖!他决心通过繁殖黄蜂来摆脱贫困。
傅在黄蜂繁育基地刻苦学习,逐渐掌握了黄蜂的生活习性、取食规律和繁育方法。
后来,他带着摆脱贫困和200窝黄蜂的希望回到了甘西平村,开始了自己的黄蜂养殖之路。
决心通过努力工作摆脱贫困
在掌握了黄蜂的习性和繁殖知识后,回到家,开始建造温室和蜂房。
走进傅的养蜂场,我看到一排排的蜂箱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黄蜂是一种财富,用它酿造的酒可以治疗风湿病;提取的蜂毒可制成治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良药。在温室里,傅一边喂黄蜂一边介绍他的黄蜂繁殖经验。
每个蜂房里都有一只蜂王!傅说,繁殖黄蜂对蜂王来说尤其重要。
黄蜂繁殖的技术含量很高,主要是在蜂王的培育中,一只蜂王可以产生一群蜂蛹,当蜂蛹长大后,就成了大黄蜂。蜂蛹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培育成大黄蜂后出售。蜂蛹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可以油炸和煮。大黄蜂有药用价值,可以浸泡在酒中。傅介绍。
他严格控制了黄蜂饲养的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每天对蜂房进行消毒,清洗喂食器,经常更换蜂蜜水,增加了蜂王的食物多样性。不仅如此,他还养了蜜蜂和蟋蟀来解决蜂王的食物问题。
如今,这些黄蜂成了他脱贫致富的种子,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标题:一家4口3人残疾,付少龙身残志坚, 自力更生养殖胡蜂,他说——“贫困户”这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