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7字,读完约5分钟
始于11月18日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后,受到国内外艺术界和媒体的关注,目前已接近尾声。 12月23日,广东美术馆以“解析广州三年展”为主题,听取各界对广州三年展的意见,回答观众提问。
在收集到的意见中,有一部分观众对广州三年展表示困惑。 例如,展馆里摆放的几千块高低起伏的木板,本来想表现得像珠江三角洲杂乱的工地,但不仅妨碍了参观,而且没有美
感。 作品《消化不良》表现生理状况的巨大排泄物也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 从事作品《山水是另一种》制作的民工反映了美术馆建筑物中种植的树木三天没浇水就死了。 这是什么艺术? 一点参展作品邀请作品中表现的人们像民工一样参观,但有些民工不欢迎表现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 根据以前流传下来的来自美术圈的意见,有些人不参观展览会而瞧不起广州三年展。 艺术界人士也对目前国内的三年展、双年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展览模式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期阶段,是理论家和策士自娱自乐的方式。
带着观众对广州三年展的诸多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王娟。
南方都市报:有观众反映,广州三年展主展场布局比较粗糙,像工地一样,不利于参观,没有美感。 你觉得怎么样?
王娟:主展场布置粗糙,刻意。 我们的构想是,粗里面细,整个现场的设置非常粗,进去感觉像工地一样,但是投影仪、证书等小细节比较细,大的粗,小的细。 从以前流传下来的观念来看,美术馆有“美”的概念,所以现在有反差,现代艺术的个性是反差,我们的出发点不是想象中的“美”。
南方都市报说“不好看”,这是很多人在参观3年展时提出的疑问,你如何理解观众的反应?
王娟:这很正常,很多观众都懂,所以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懂现代艺术。 就像我们看世界名着一样,我总是不擅长《红楼梦》。 即使观众不擅长,我们也有责任让他们理解。 在现代艺术中,观众想进入美术馆,看看什么,有成见。 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不擅长这些东西,所以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来看看这些东西吧。 梵高、毕加索、印象派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不擅长看,但是这是革命性的艺术,现在印象派的东西已经很经典了,梵高和毕加索是世界级的大师。
南方都市报:三年展的作品中有不少反映珠江三角洲的生活状态,特别是民工的生存问题,但是很多民工在参观了这些作品后,并不太了解。 你怎么看这个爱好的现象?
王娟:虽然打工的人平时不来美术馆看展览,但是当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时,他们反而不想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在生活中的遭遇。 他们可能觉得艺术应该很精巧。 我认为艺术应该高于生活。 在他们的教育中,最真实的东西没有美感,博物馆里需要更高的东西。 艺术和生活应该是互补的,或者是安排感情的什么,认知和现实之间有落差。
这与美术教育的问题有关。 现在,我们的美术教育还偏向于技术审美,普及教育艺术史有定论的东西,很少涉及现代艺术。 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想象等问题,尚未向公众普及。
南方都市报:专业画家如何看待三年展也是一个感兴趣的现象,你如何看待画家对广州三年展的表现差距?
王娟:整个展览会与社会学关系很大,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学生大多来看。 专业画家好像大多没来看,但画家来看画,感觉太粗了。 观众来看的是文化、纯艺术的、绘画的,在里面很少见到。 这与公众的期待有关,希望整个社会看到技术性很强的美。
现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不是作品表现的问题,而是视觉文化的问题,艺术是与社会文化联动的。 因此,广州三年展邀请了一些人文学者参加,今后我们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南方都市报:有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的三年展、双年展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是理论家和策士自娱自乐的方法,你怎么理解?
王娟:三年展、双年展是不是处于初期阶段,要看事实。 1996年,上海双年展是中国双年展、双年展的开始,上海将双年展从无规模迅速发展为重要的文化项目。 目前上海打国际企业品牌的是上海双年展,对上海艺术界的国际影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年展、双年展已经是国际化的话题,参加的海外人士非常多,三年展、双年展已成为中国形象良好的推广活动。
三年展期间,我在巴西、奥地利进行了艺术交流。 “广州三年展”是海外艺术家和我交流的话题。 三年展、双年展可以说比任何一个有趣的特辑展都更受国际关注。 我也是,三年展、双年展是持续性的活动,现在关注着广州三年展。 其次,关注明年举办的上海、新加坡、光州三年展、双年展。 这些地区的展览会明年旨在成为一条线,三年展、双年展将形成亚洲艺术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
本报记者李怀宇
图:
广州三年展在中国现代艺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但面临着许多争论、质疑和批评。 本报记者许冰摄影
标题:“第二届广州三年展接近尾声,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回应质疑: 反差是当代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yl/1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