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35字,读完约9分钟
青瓦灰墙、朱漆大门、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51号四合院,从1960年开始就是这个主人2008年1月26日,中国著名外交家、作家、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毛泽东主席的英语老师、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章含之因呼吸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集“美丽”、“优雅”、“传说”、“刻骨铭心的爱”等所有名词于一身的传说中的女性篇章,就这样从喧嚣的尘世中平静下来。 在她的一生中,父亲章士铉、领袖毛泽东、丈夫乔·冠华三位人物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章士钊收养的女儿
章含之从不隐藏自己的身世。 “我其实是私生子。 我亲生父亲想要这个孩子,我亲生母亲就不给。 她对付不了这个有权势的家庭,必须把孩子给黄包车夫。 这可能是弱女当时唯一反抗的方法。 律师出来调解,最后这个律师也很有趣,没法调解,干脆叫我。 这么简单,他让我通过了。 ”。
这个律师是章士钋。 这个少女成了他的养女,成了日后的章含之。
1949年,章含之的父亲、民主人士章士铅,被毛泽东从香港邀请到开国大典城楼。 他们家也搬到了象征地位和荣耀的北京史家胡同51号。
移居北京后,章含之进入北京贝满中学读书。 1953年高考前夕,章含之想报考水利专业,将来投入经济建设第一线。 临近高考的时候,学校党组织找她谈话,希望她考外语专业。 她听从组织的意见。 她分数比较高,足够考上清华大学,但为了第一志愿被“优先”录取到北京外国语学院。 1960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
1973年,章士铉先生92岁高龄,党中央再次到香港拜访亲友,提出寻找和平统一台湾的方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 为此,周恩来总理为章士铉安排了专机,同时特别为章士钋老人安排了医生、护士、秘书和警卫。 章铉先生这次去香港,以会面的名义,实际上承担着与台湾恢复联系的重任。 章士钊来香港正好一个月了。 年龄太大,气候不好,生病了,同年7月1日在香港去世。
章士铅去世多年后,章含之整理了父亲的遗着,深刻感受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足。 “父亲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历史、哲学和文化背景。 面对父亲近500万字的文案,很多我不擅长阅读。 ”。
■成为毛主席的英语老师
1963年对章含之来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语老师。 章含之获得这样幸运的机会,完全归因于她父亲和毛泽东的关系。 正如章士钊所说,他和毛泽东是几十年的朋友。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七十寿辰。 除亲属外,毛泽东还邀请了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铅四位湖南老乡去参加家宴。 邀请时特意证明,没有夫人,但可以带孩子。 章士铉带走了章含之。
当时,章含之是近30年的英语老师,毛泽东在询问她的工作情况时说:“章老师,你不想当我的老师吗? 我跟你学英语。 ’章含之以为毛泽东在开玩笑,说:“主席,我不敢当你的老师。 你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 毛泽东说:“教英语的话我当不了老师。 必须让你当老师吗? ”我认真地说。 章含之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章士钊弄了个圆场说:“主席什么时候包含好,告诉她就行了。”
一周后,毛泽东的外事秘书链接打来电话,请章含之决定开始教英语的日期。 于是,从1964年元旦星期天开始,章含之来毛泽东教英语,每次持续一个多小时,半年。 每次读英语,毛泽东都会和章含之聊一会儿别的事件。
有一次,章含之和毛泽东发生了争论。 毛泽东主张英语教材应以政治主题素材为主。 章含之多次举出以文学主题素材为主,证明其观点的例子。 毛泽东说:“七分政治三分文学,不行吗? ”。 章含之则多次七分文学三分政治。 毛泽东说:“你的文章老师真了不起。 别让步,我在揭露战略。 我们可以停战,实践一会儿再看。 可以教会学校领导更多的政治主题素材,造福学生未来的工作。 ”。
■与乔冠华的铭心之恋
章含之和乔冠华相差22岁。 有人评价过这段爱情: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以舍弃。
章第一次遇见乔是在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的时候,1967年的4月或5月,章在自家胡同斜对面的小文具店遇见了脸色严峻的乔·冠华。
第二次是1971年暮春,章刚被调入外交部,在楼梯上因太太去世受到打击,遭遇了得了大病的乔冠华,两人偶然相遇,但两人没有说话。
在章士铉的《柳文指要》出版之前,章父亲自把书寄给乔冠华,向他表示感谢。 章含之因为担心别人说她“走上层路线”,偷偷把书搁置起来,乔知道后就派秘书去拿书。 那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第一个代表团即将完成使命。 在点名会上,乔第一次观察章含之,说:“你引了我的《柳文指要》吗? ”。
章含之的第一次婚姻不幸福,但一直拖着没有离婚。 在代表团去纽约联合国大会的前一天,毛主席实际上让人们面前章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那时乔冠华知道章含之的内情……
乔比章大,22岁,是外交部长,所以这个年龄相差悬殊的爱让章变得非常难。 有一段时间,章很痛苦,不得不和乔道别。 那天她自己去看电影,酒量不太大的乔情绪低落地喝了一瓶茅台酒,把家里灌醉了。 章含之赶到乔家的时候,听到喝醉卧床的乔小声念叨她的名字,我很感动。 1973年11月,两人终于冲破重重阻力结婚了。 之后经历的是十年风雨之苦、生死之恋,乔·冠华于1983年9月去世。 章含之单身,她认为自己的爱太短了……。
■体验中美“破冰之旅”
20世纪70年代,章含之经历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章参与接待工作,明确表示尼克松访华。 第一翻译之一章含之,首要任务是和尼克松夫人交往。 但是尼克松访华期间,这位随和的美国总统半开玩笑地说,中方发给他的男翻译“个子非常高”,要求他在自己夫人身边交换一位“形象非常好的女性(指章含之)”。 ”。
在杭州的宴会上尼克松表扬了章含之,说章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翻译。 尼克松表彰的影响力。 半年后的1972年9月,章出席了联合国大会,有一天在联合国总部地下室的小卖部买东西。 年纪稍大的服务员一看到文章,就会说:“哎呀,我们认识你。 你做了我们总统的翻译,我们的总统说你翻译得很好。 ”。
女儿洪晃想起母亲
章含之去世的晚上,记者辗转联系洪晃时,洪晃很伤心。 由于过分悲伤,她的声音可能有点沙哑。 采访中,她几次哽咽。
据她介绍,母亲章含之在医院住了52天,从住院到去世。 “她本来肾脏就不好,早期更换肾脏后,身体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1个多月前因肾脏病引起肺部缺氧再次入院。 在朝阳医院,医生费尽心思照顾她,但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自己去了。 ”。 洪晃伤心地说。 “妈妈离开时表情平静,当时我们就在她身边。 她没有留下遗嘱和遗憾,但从此再也看不到我女儿章冠的成长,看着她做作业、吃饭,心里很难受。 因为她晚年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章冠上。 也有让妈妈高兴的人。 她给我发了邮件,她很高兴我和丈夫把女儿的姓和她章的姓匹配起来。 ”。
洪晃回忆说,章含之此前与疾病搏斗已经12年了。 关于母亲的一生,洪晃说,母亲章含之是个基本的人,是个非常耿直善良的人,独立、自强、自由是她一生追求的人生信条,不会为了物质、金钱而改变自己。 “我们平时的个性看起来是朝东、朝西的,但在关键时刻,我觉得我和妈妈的秉性是一致的。 ”。 洪晃说。 在洪晃看来,章含之最伟大的地方是她的善良,永远相信爱情,“我交往的多个朋友到最后成了我们俩共同的朋友”。 洪晃说。
作为章含之的女儿,洪晃自然很享受母爱,但妈妈给她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对“乔叔叔”的爱。 洪晃说的“乔伯”是外交家乔冠华,章含之的第二任丈夫。 在相隔22岁的恋人里,稀里糊涂地生活了10年。 当时乔冠华是外交界公认的大才子,“夕风菰叶生秋怨,隔江人在雨声中”是乔冠华写在章里的情诗,乔冠华晚年寂寞的时候,章含之也一直在恋人身边,就像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一样。
洪晃说,章含之的灵堂建在史家胡同51号的家里,“希望母亲在危急期,回到史家胡同51号的家里。 下次才能回家”。
洪晃表示,2月1日10时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章含之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
一代名媛章含之的一生
1935年生于上海。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 1971年调入外交部,出席联合国大会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副代表。 章含之和丈夫乔冠华(前外交部长)一起活跃在联合国外交舞台,参与中美建交会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杰出的外交官之一。 1984年章含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我和乔冠华》、《它随风飘逝的岁月》、《风雨情——记忆父亲、记忆主席、记忆冠华》、《越过厚厚的大红门》等著作。
(本报综合)
标题:“一代名媛章含之走完传奇人生”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yl/1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