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原标题:偶尔,公众舆论会质疑“养老金不能发放”——养老金是按时足额发放的。
◎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效应对“拿不到好处”的担忧,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养老钱”到哪里去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如何,以及如何处理缺口。
◎为彻底消除社会长期存在的养老焦虑,有必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近日,有媒体报道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额被用于“保底”,养老支出亮起“黄灯”,引发了部分人的养老焦虑。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养老基金累计余额超过4万亿元”,证明当前养老保险运行状况良好。
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偶尔会出现类似“养老金不能发放”的问题。2012年,一家研究机构“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的观点震惊了所有人;2014年,“除去财政补贴,半数省份失去了空”的消息广为流传。关于“数万亿空养老金账户”的专家意见从未中断过。近年来,从养老金的整合、延迟退休到养老金进入市场,再到社会保障率的下调,任何麻烦都触动了社会对养老金话题的敏感神经。这一方面反映了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利益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众对养老问题的日益担忧。
养老金真的入不敷出吗?全国范围内,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9708亿元,同比增长25.4%,基金支出8085亿元,同比增长22.9%,累计余额超过4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收到的多于支出,基金的累计余额继续增加,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养恤金没有问题。
一些省份的养老金无法支付,这是一种“灾难”吗?2015年,陕西、青海、河北、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的职工养老保险收不抵付。然而,夸大空养老基金在某些领域的损失,而不分析总体盈余,是不合理的。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余额逐年增加。为了解决统筹地区间的不平衡,我国正在研究提高统筹水平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发挥养老保险的“互助互济”作用。退一步说,根据社会保险法,即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政府也会给予补贴,人们担心的“养老金无法支付”也不会出现。
当然,仅仅回答这些问题是不够的。目前,养老焦虑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8.92亿。说到养老金,每个人都可以说几句话。老龄化加剧、家庭越来越小、个人和社会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是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但是,养老保险时间跨度长,精算复杂,制度在过渡时期变化很大,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无法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既不能停止公布当期“收支相抵”的数据,保证“当期养老金支付没有问题”,又要有效应对“得不到好处”的担忧,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养老金钱”在哪里上缴,运营状况如何,缺口如何处理。
养老保险制度强调灵活性和包容性,从筹资机制到福利支付都要做出合理安排。从长远来看,为了彻底消除长期以来的养老焦虑,有必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各方达成共识。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征缴力度,提高养老保险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精算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只有现在采取预防措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早作出计划,人民才能真正对社会保障制度有更大的信心,才能充分享受改革红利。(经济日报记者韩)
(主编:刘江)
标题:养老金累计结余持续增加为何不能打消社会养老焦虑?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