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98字,读完约13分钟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14个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什么新内容?你对农业和农村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将来该怎么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中央财政办公室副主任唐解释说。
主题是什么?
要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解决结构性矛盾,必须从供给方面入手,在制度和制度创新方面发挥我们的力量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今年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应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
如何看待“新的历史阶段”?
唐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的历史阶段”主要基于三个背景-
首先,基于党中央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000061,买)。唐任剑说:“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中央政府都会及时对农业和农村形势做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措施。”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方的结构改革,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唐任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它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的后续行动。”
其次,立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理解、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转移放缓,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农业和农村投资增速明显下降。
从内部来看,农产品需求已经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已经进来,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减弱,新的动能跟不上。
“这些问题在供需双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主要矛盾在供给方面,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突出。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必须从供给方面入手,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唐对说道。
第三,基于近年来“三农”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转变农业方式、调整结构、推进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唐任剑说:“去年,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开始并取得进展,但这一改革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理解和把握它?有必要重新关注发展目标,明确工作道路的数量,并加强政策举措。”
新阶段也是逆水行舟、翻越山脊的考验期,一旦放松,就可能陷入停滞,甚至向后滑。唐提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面的结构改革,必须坚持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要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要逆转,农村稳定不要出现问题。
重点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农业供给方结构调整+改革”,它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是一个全方位的深刻变化
如何充分理解和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这与以前的农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
唐说,深化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是整个供给面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其内涵可以用“农业供给方结构调整+改革”的公式来理解。
“应该指出,农业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不同于以前的结构调整。它不是简单的几样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或寻求总的平衡和数量的满足,而是覆盖面广,达到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改变。”唐强调,过去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解决供给不足,现在更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过去主要注重生产结构,现在更加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管理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绿化;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生产力范畴,现在我们更注重制度改革机制的创新,激活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唐说,推进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总体上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有效供给。他解释说,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意味着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不成功,这不仅取决于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还取决于农民的“钱袋”是否鼓胀。供给系统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实现双赢。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体制改革,必须以农民为中心,关注农民,让他们有工作、有收入。
主要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跟上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有个性;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满足了农业观光休闲的体验式服务需求,满足了青山绿水的生态绿色需求,拓展了农业的各项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不仅是生产力的广泛调整,而且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改革应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从过分依赖资源消耗,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
唐说,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经历阵痛甚至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在方向问题上不应该有大的偏差,不应该有颠覆性的错误,改革的底线不应该下降。
哪里可以发挥力量?
优化结构,调整方式,调整体制;激活市场,激活元素,激活主体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和动力转变的平台期。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在哪里可以推进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
唐说,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农业供给面结构调整”和“改革”两个部分。第一块板包括三个主要调整和两个支撑。
-优化产品结构,突出“优秀”一词。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扩大高端供给。大宗农产品应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应突出“特色优势”。一号文件提出,要协调粮食、经济、饲料的种植结构,发展规模化、高效化养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调整生产模式,突出“绿色”一词。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修复和控制生态环境,不仅还旧账,还能挽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着力解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等政策措施。
——调整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新形式,推进一产、两产、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增值”。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和现代食品工业的政策措施。
——加强科技支撑。要适应农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政策措施。
——加强基础支持。必须弥补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足,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后劲。为此,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扎实做好扶贫工作。
“改革部门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唐对说道。
激活市场。简言之,就是“市场定价,价格补偿分离”,使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去年,临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全国玉米减产3000万亩,国内玉米价格逐渐具有国际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收储体制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激活该功能。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一号文件提出了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政策措施。
激活校长。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农业和农村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中国有350万个50亩以上的商业实体,它们都非常有活力,无论是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大农场主。一号文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钱从哪里来?
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强调农业、加强农业的基调,不能降低强度;做好整合和煽动两篇好文章
有人问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资,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家财力紧张。面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人提出,一些农产品库存太多,国际进口低价农产品影响太大,要不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
对此,唐明确表示:"正是由于农业和农村总体形势稳定,基础良好,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强调农业、加强农业的调子,也不能降低强度。”
如何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弥补堤外损失,着力培育新的动能,努力拓展农村新产业的新业务。”他说。
今年一号文件把发展新产业新业务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在土地利用、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
唐指出:“要像过去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的新业态,使之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600405,买)的新动力,成为农村新的‘突破点’。”
为了促进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目前财政资源紧张,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不能减少。”唐说,要保证农业和农村投资,一方面要保证增量增长,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农业和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保证农业和农村投资适度增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整合”和“煽动”两篇好文章。
整合,即通过股票基金的整体整合,集中精力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规划协调的主导作用,推动涉农资金多层次、多形式的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这些措施是从源头、多层次、多形式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
煽动就是用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毒品向导”,吸引更多的财政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地区。一号文件提出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如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利息补贴,支持建立保障机制,鼓励地方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
唐说:“煽动的难点是建设中长期低回报的大型基础设施,对社会资本投资的热情不高。可以借鉴扶贫搬迁的经验,千方百计创新融资方式,筹集政策性和开发性财政资金。”
亮点是什么?
建设“三区”、“三园”、“一体化”,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扶持农村工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的政策重点是什么?
唐说,一是从推进农业供给面结构改革的抓手、平台和载体上,提出建设“三区”、“三园”、“一体化”。
“三区”是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建设是为了保证重要农产品的基本供应;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三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生产区集聚,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Aiji、净值、信息)。
“三园”是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科学园和创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园的目的是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创业园的建设是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融合”指的是乡村情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综合体建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整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业经验。
第二,在资源配置方面,建议大规模实施节水项目,并恢复闲置住房的使用。
“要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节约用水。”唐说,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业节水作为一个方向性、战略性事件来抓,并提出了加快完善支持农业节水的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被广泛使用,具有很大的振兴潜力。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养老等新兴产业对土地的需求也很大。为此,一号文件提出通过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节约建设用地,支持农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与农村第三产业融合。
唐提醒在使用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严禁违反法律法规开发房地产或兴建私人庄园会所;第二,要注意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资控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第三,在农业主体和人才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
唐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分”的层次已经彻底分化,动力充分,但“合”的层次不够,明显滞后。因此,一号文件提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转化、服务驱动等形式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产、供、销、贷“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规划和住宅设计专业人才的缺乏是瓶颈。一号文件提出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农村手工艺人。
标题:人民日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么看怎么干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