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2017年,大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期待主要落在“现实”这个词上,即国有企业能否对不确定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做出现实判断,能否根据各自企业的不同现实,务实推进相应的改革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竞争力、社会声誉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应该是我们审视2017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时思考的重点。

国企改革须因企制宜

2016年,中国启动了“十项改革试点”工作。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重组组建两个试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参与这两项改革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这些企业实施得很好。所承担的改革任务将是2017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确定的试点企业中,董事会权力的落实、经理的市场化选拔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进。权力下放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改革效果更好。这是值得期待的;一些重要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持股,企业工资分配的差别化改革。这三个试点项目需要加快和扩大。一些有条件推进改革的企业没有纳入试点企业范围。它未能推动改革,或者仍处于观望状态。2017年,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使有动力、符合标准化改革要求的企业能够轻松参与改革;2017年,要加快探索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和剥离企业运行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试点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国企改革须因企制宜

除上述10项改革试点任务外,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发展、瘦身、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等其他改革和发展任务。这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是面向2020年。可以想见,随着2017年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国有企业也将迎来更丰富的实践内涵和更具挑战性的改革任务。总的来说,现行政策体系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多种可选的改革途径和措施。每个企业都需要适应企业的需求,不仅要勇于创新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而且要能够全面权衡相对适合自身的改革任务的风险和收益,对不同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做出战略性安排。

国企改革须因企制宜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关系到整体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和供应方结构改革与产能过剩治理之间的相关性已经充分显现。2017年,金融风险防控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推进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发展了大量的金融和金融业务。如果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积累风险。还有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大规模参与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这些企业的许多业务都与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监管等棘手的政策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统筹考虑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等其他领域的改革。

标题:国企改革须因企制宜

地址:http://www.edungo.net/esxw/7718.html